还没做好战争准备的大唐 是如何灭掉东突厥的

  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是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对兵法之道的战争总结。

  但有些战争不会在你准备好的时候到来,有些战斗机可能会在你准备好的时候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下定决心抓住战斗机,打这场仗,考验着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决心和政治智慧。

  例如,唐太宗贞观三、四年,即公元629、630年,大唐对东突厥灭国之战。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大唐在没有完全准备好战争的情况下,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发动的。

  在此之前,唐朝一直被突厥追赶和砍伐。李渊起兵反隋时,为了避免突厥抄袭后路,他曾向突厥表示臣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渊甚至想过迁都避开突厥的边缘。

  就在三年前,李世民刚刚登上王位的武德九年,公元626年8月28日,东突厥人利可汗亲率20万铁骑,兵锋直达长安城下,迫使李世民在渭水河畔斩白马。

  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一种耻辱。即位后,他全力稳定内部,增强国力,为整个军队做好准备。从9月20日开始,他就“引导所有卫兵在显德殿堂射击”,抽调禁卫军在皇宫大内练习武术和射箭,推动军事体制改革。几年后,他开发了一支精锐部队。“人们思考和鼓励自己。几年来,他们都是精英。”

  尽管如此,东突厥在贞观三年后,在绝对军事实力方面仍高于唐朝。然而,情况正在悄然改变。东突厥败招迭出,战斗机出现。

  根据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奏章,突厥人、杰利可汗亲小人、远贤人;依附于突厥部落的人纷纷叛逃;突厥大臣和杰利可汗离心离德;塞北严霜,草原干旱,粮草不足,陷入经济危机;杰利可汗信任的外国人反复无常,内部不稳定;流亡草原的北方人正聚集力量,呼啸山林,响应唐朝军队,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此时,唐朝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战争。虽然国力在上升,但仍处于恢复期,甚至还没有恢复到隋朝的水平。如果与东突厥进行和平竞争,时间就在唐朝一边,唐朝迟早会死,然后同化东突厥。

  在战斗机现有的情况下,无论是抓住战斗机与东突厥进行战略决战,还是等待国力彻底粉碎对方,然后不血刃地赢得胜利。李世民正在考虑和考虑。

  最后,李世民选择了前者,没有完全准备好战争。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11月23日,李世民下令李靖、李积、柴绍、薛万彻率领10万军队,分四条路进攻,对东突厥发动灭国之战。

  杰利可汗没想到李世民敢出手,打了这样一场毫无准备的战争,根本没有做太多的战争准备,一败阳岭,再败定襄,三败阴山,最终在第二年,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2月8日左右被唐军生擒。

  东突厥至此国灭,唐朝开疆拓土,南至阴山,北至瀚海沙漠,均划入大唐国土,“从阴山北至沙漠”。

  不到四个月,唐朝就干净利落地摧毁了东突厥,拆除了压在背上的最大石头。他的经验是迅速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斗机。虽然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他有一定的把握,他下定决心,消除一切困难,争取最大的胜利。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战略智慧,足以照亮我们脚下的道路,引导我们前进。

  无论我们如何避免,今天的中美决斗都是不可避免的生死劫。从长远来看,时间确实在我身边,但变数太多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