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三学是什么?南宋三学的特色详解

  南宋的三所学校是什么?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也非常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的学校有太学、武术和宋学,合称为三所学校,其中太学是中国最高的大学。以下有趣的历史小边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南宋国子分为太学、宗学和武学。太学生是普通士子,宗学生是皇室子女。武术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后,太学、宗学、武学、医学、计算学等中央学校陆续建成,使临安成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

  太学

  太学是南宋最高的大学,建于绍兴13年(1143年)。学校建筑由岳飞的故居扩建而成,位于纪家桥东、前洋街北。学校分为三部分:孔子庙、教学区和斋舍区。孔子庙位于西部,以大成殿为主体。寺内有孔子像,两只老虎画孔子七十二弟子像。


  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祭祀。殿后为光耀石经阁,内藏宋高宗、吴皇后手书《易经》、《诗》、《尚书》、《左春秋》、《礼记》、《论语》、《孟子》等石经,作为太学生学习儒家经典标准教材。教学区位于学校中部,有首善阁、崇化堂等大厅。首善阁藏宋人历代教育的御札御制。

  崇化堂是太学讲堂,是讲座的地方。斋舍区位于学校东部。第一次建造时,有10个斋舍,如服从和真诚。绍兴27年(1157年),又增建了明善、经德、循理等10个斋舍。每斋有30名学生。斋舍前有一个射击室,是太学生练习弓和运动的地方。

  南宋太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机构,有祭酒主管学校的校务。下设司业,协助祭酒综理学校教务。还有博士、学正、学录、学甲骨文,负责教学工作。博士掌分为教授、学校程文,用德行和道教训练学生。学习正确和记录掌,执行学习规则,纠正和惩罚犯规学生,协助博士教学。甲骨文掌是由博士授予的,并传递给学生。

  对学生犯规,以轻重分五等处罚:轻则关暇几个月,不允许出入;重则前廊关暇;重则迁斋,搬迁后,必本斋同舍起诉,方可放回;重则下自诉斋,自宿自处,同舍也不敢问;重则扑责抛斥,终身不屑。南宋太学至宋亡遂废,前后经历了134年。元代改为西湖书院。

  宗学

  宗学是专门为皇室子孙学习的学校,由皇室宗室官署宗正寺管理。建于绍兴14年(1144),地址在睦亲坊,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以《论语》子为基础。同太学大学作业。设教授、博士、学甲骨文掌教。大学生50人,小学生40人,工作5人,共100人。建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武学武学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

  校址在太学旁边,内分受成、贵谋、辅文、中吉、经远、阅礼6斋,学生约100人。校长兼任太学祭酒,设武博士,各掌教。教学以兵法、武术、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臣义士为例。学生愿意尝试阵队,量给军队肆习。学规均依太学例。经过三年的学习,以考试确定等级,凡愿从军的,分别授予正将、副将、准备将等官职。

  武学

  武术是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最早可以跟随北宋。但由于重文抑武的政策,武术并不受重视。

  建武学庆历二年(1043)。学生以百人为额,选文武官知军为教授,许未参政使臣、门荫、草泽人经京官保荐,人才弓马试验合格者入学,学习各种兵法。三年后,通过考试的将等待第一任授官,不及格的将在明年再次考试。崇宁年间(1102-1106),诸州还置武学,仿儒制度立考选升贡法,分立三舍。废州县武学宣和二年(1120)。绍兴十六年(1146)南渡后复旧制。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