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还会受到质疑吗?历史将为其澄清清白

雍正皇帝继位时,曾经受到了一些争议和质疑。然而,历史的洗礼将为雍正皇帝澄清清白。他在位期间稳定了政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家实现繁荣和稳定。因此,雍正皇帝的合法性在历史上将不再受质疑。

质疑声中成就最勤勉的帝王

康熙的皇四子胤稹是在人们的严重质疑中登上皇位的,这对他继位的合法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来自朝廷内部和诸位兄弟之间审视的目光,更让胤稹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压力。胤稹知道,任何一点疏忽,不但会导致他帝位的崩溃,还会带来一场血腥的、骨肉相残的家庭悲剧。

所以,能够让他摆脱政治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用能力来证实自己驾驭全局的水平,并通过政绩来展现自己的帝王风采。这种压力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还会受到质疑吗?历史将为其澄清清白质疑不足为信

关于雍正皇帝是否是合法继位的问题,历史上多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在民间,由于雍正施政严苛,他在民间的风评一直不好,甚至还杜撰出了很多像雍正金头下葬(被吕四娘砍掉脑袋)这样脑洞大开的故事。

但是,近代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相信雍正皇帝是合法继位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批专著和文章有力地支持了雍正合法继位说,包括198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教授出版的《雍正传》、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教授发表的《论封建皇权和皇位继承问题》、199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李国荣、张书才合著的《实说雍正》以及2000年海外学者启樵教授撰写的《揭开雍正帝隐秘的面纱》等等。

至于那几种质疑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的说法,大部分史学家判断,康熙的遗诏有满文、汉文、蒙古文几种语言。按照民间所说其修改了汉文,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但按照清朝官方文件书写规则,并无四皇子、十四皇子之称,而是皇四子和皇十四子。迄今故宫所藏约1000万份清朝文件中,并无例外。而且,最重要的是,于字在古代只做人名,传位于应该是传位“於”,从书写习惯和内容上分析,变“十”为“于”根本是不可能的。

最大疑点——《康熙皇帝遗诏》

当然,揭开雍正即位之谜的最好办法便是核对传世的康熙遗诏。《康熙皇帝遗诏》一式四份,其中两份在大陆,分别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两份在台湾地区,藏于台湾故宫。

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然而令人颇觉遗憾的是,海峡两岸的康熙遗诏中满文部分的继位人描述部分缺失,而且满文遗诏缺失的部位也在同一位置,这也是世人攻击雍正篡位的最主要的所谓证据之一。其实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证据”根本不足为凭(可能有点饶舌,仔细体会就明白)。

首先,大家不必怀疑这份康熙遗诏就是雍正登基时所出示的康熙遗诏。

按照清朝宫廷中的惯例,皇帝的圣旨一般都有专人起草,等皇帝提了建议后再正式盖章颁布。因此,其中有两份是底稿,另两份则是正式的版本,一式四份,并无不妥。

如果,雍正杜撰了新的有利于自己的康熙遗诏,必然要毁去真实的康熙遗诏,那么海峡两岸留存的遗诏又从哪里来的呢?所以此必为雍正登基时所出示的康熙遗诏。

其次,缺失的满文部分必然是传位于雍正。

试想一下,雍正登基时出示的康熙遗诏,汉文是传位于皇四子胤禛,满文又怎么会写传位于其他皇子呢?如果雍正杜撰,他就不会让他缺失满文部分,如果真是康熙遗诏,原本继位形势就混沌不堪的情况下,满文缺失又怎么会文武大臣、皇子宗亲信服呢?

所以,这份康熙遗诏缺失的满文部分必然写的是雍正继位,虽然这不能证明这份遗诏是真实的康熙遗诏,但也不会写其他皇子继位,成为攻击雍正继位合法性的证据。

其他佐证

与此同时,史学界现在也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康熙皇帝的本意,胤禛才是继承帝位的最佳人选。在有实力争夺储位的诸皇子中,皇太子胤礽因求皇位过急而遭贬,皇八子胤禩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十四子胤禵地位虽显赫,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并未被康熙定位继承人。而胤禛狡猾无比,与诸兄弟表面关系很好,并且深得康熙的好感。康熙晚年多次命他代行祭天,也表明康熙皇帝的确对他信任有加。

另外,在诸多皇孙中,康熙特别喜爱雍正之子弘历,这也是证明胤禛是继承帝位最佳人选的有力证明。

雍正统治严酷,大兴文字狱迫害文人,也许才是他恶名缠身的根本原因。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