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战法最初设计者是谁?并非孙膑另有其人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战例,被列为36个计划之一,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和广泛采用。作为一种战术,后人的“围点救援”具有从这一战争案例中演变而来的意义。说到这场战斗,人们会谈论孙斌,他设计并导演了这场战斗。然而,作为这场战斗的最初设计师,还有其他人。

  公元前353年,魏国魏惠王以庞涓为主攻打赵国,包围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派使者到齐国求助。齐威王召集大臣商量说:“救赵好还是不救?邹忌说,不如不救。段干朋说,不救是不义的,对我们不利。齐威王问,为什么?段干朋回答说,魏并吞邯郸对齐国有什么好处?若救赵,军队住在赵国郊外,这使得赵国不受攻击,而魏军也将完好无损。因此,向南进攻魏国的襄陵最好让魏军疲惫不堪。即使邯郸被攻击,我们也可以利用魏国的疲劳来挫败他。齐威王同意。这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的一段话。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也有记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助。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我是个被酷刑的人,不能为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坐在带帐篷的车里,暗中策划。田忌想带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拳头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自己卷进去乱打。为了把握斗士的关键,斗士由于形势的限制,不得不自行解开。现在赵魏两国互相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在国外一定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妨带领军队迅速靠近大梁,占领它的交通要道,冲击他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解决邯郸的围攻,还可以接受魏国自我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也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回来的路上,疲惫不堪的魏军在桂陵遇到了等待劳动的齐军。双方战斗时,魏军被打败,伤亡2万多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围魏救赵战役的最初设计师应该是段干朋。那么,说到围魏救赵,为什么人们从来没有提到过段干朋呢?《史记·田敬仲世家》也有记载。

  后来邹忌和田忌关系不好,公孙阅对邹忌说,你为什么不考虑伐魏呢?那样,田忌一定要领兵。如果你战胜了有功,你的计划是正确的;如果你不能赢,田忌要么向前死战,要么向后输。这样,田忌的生命就掌握在你手中。于是邹忌向威王建议,派田忌向南进攻襄陵。十月,赵国邯郸被魏军征服,齐国趁机起兵攻打魏军,在桂陵大败魏军。

  与此同时,《史记·魏家》也有记载。魏惠王十七年,魏军包围了赵国的邯郸。十八年来,魏军攻下邯郸。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国派田忌、孙膑救赵,在桂陵打败魏军。

  综上所述,邯郸被包围。公元前353年,赵向齐国求助。齐国答应出兵,但实际上没有出兵。这就是为了让赵坚定地保卫邯郸,达到疲惫魏军的目的。战役实际发生在公元前352年,直到邯郸即将被打破,赵国即将死亡,赵国再次(或多次)向齐国求助,齐国派出大军救赵。作为一年前在朝廷提出建议的人,段干朋作为一个历史上不出名的人,被忽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重要的是,田忌带兵出击,执行齐王救赵的命令,他的想法是直奔赵国,没有南下进攻襄陵。这种情况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说法,叫做“不接受外国君主的命运”,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君主的整体战略思想,主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不必等待君主的其他命令。这种情况在当时很常见,就像信陵君盗符救赵的故事一样。当时秦国攻打赵国,魏王命令晋鄙出兵救赵。由于秦国的恐吓,他命令他在魏赵边境的叶城停下来观望形势。赵公子受到信陵君的影响 平原君的责备,只好偷兵符,杀了晋鄙,夺取兵权,带领军队直接指向秦军。这说明战斗还是不打是君主决定的,怎么打是主将的事。田忌渴望立功,与邹忌有矛盾,他没有南攻襄陵,而是想直奔邯郸,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段干朋,因为邹忌的建议也是南攻襄陵,他的地位肯定比邹忌低,人微言轻。没有人会记得他提出了“厌倦魏国救赵国”的妙策。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36计划还是一种战术,由于战争实例的支持,它们都能得到认可甚至尊重。围魏救赵的核心在于这个例子——桂陵之战。如果按照段干朋的设计,齐军南攻襄陵,不仅桂陵之战不会发生,甚至齐魏也可能不会发生战争。魏的都城是大梁(现河南开封市),襄陵(现河南绥县)位于大梁东南部,邯郸(现河北邯郸市)位于大梁北部。如果魏觉得事情危急,就要撤军攻打赵,一定要先回大梁。在这种情况下,齐魏两国一般不会发生战争,因为齐国的目的是救赵,而不是伐魏。如果只攻襄陵救赵,就不会有大战争,也不会有大战争,也不会有围魏救赵的战术和策略被后人肯定和广泛使用。围魏救赵之战的例子是齐军直奔大梁,导致齐军攻打魏国都城,然后将军队留在桂陵,等待魏军的回归。桂陵(今河南长垣县)位于大梁北部偏东,是进攻邯郸魏军回国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桂陵之战必然会发生。

  桂陵之战的发生对孙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齐威王的目的是救赵。段干朋的建议是南攻襄陵,邹忌对齐威王的建议也是如此。田忌的具体执行者的想法是北上邯郸直接攻打魏军。此时,唯一能说服田忌的人是孙斌。只有直攻大梁(围魏),庞娟才能感到严重,急于回到老师身边,从而达到救赵的目的。

  因此,桂陵之战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由孙膑导演完成的,因此,围魏救赵的“专利权”属于孙膑。然而,孙膑在向田忌建议通过围魏来救赵时,是否受到段干朋攻魏救赵思路的启发?司马迁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史记》更是惜字如金,段干朋这样一个一点名气都没有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这些了。作为这种战术的最初设计师,段干朋值得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一笔!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