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会轻易上当 赵国如果换人会怎么样

  对长平之战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有趣的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受成王败寇观念的影响,我们很容易把胜利者当成历史人物的聪明人,把失败者当成极其愚蠢的人。被贴上“纸上谈兵”标签,成为笑柄两千年的赵括,是这个逻辑下的标准受害者。

  赵的45万精英真的是因为赵括太蠢了吗?如果我们抛开思维定势,试着从客观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

  面对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能够在战国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屹立数百年的赵国,其君臣难道愚蠢吗?

  赵括若真的像史书中描述的那样草包,秦昭襄王会亲自出马,动员河内郡所有年轻人上战场?

  面对秦赵的决斗,为什么东方五国从头到尾都在墙上观看?为什么不趁机押宝,渔翁得利?

  让我们先用问题来查看历史书中的记录。对于长平战争的过程,正史中最详细的记载是《史记·白起王坚传》。根据本文的描述,作者梳理了赵括被推上舞台的过程: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打韩国野王,上党郡成为孤岛;为了把赵国拉下水,上党郡守卫冯婷向赵孝成王抛出了一个不可拒绝的计划——向赵国投降;赵王权衡利弊,决定同意。后来,他派平原君接受,命令廉颇驻扎在边境的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但赵王并不傻,接下来他用上党的韩人消耗秦军的力量。直到公元前260年初,秦军在左舒长王米的带领下彻底攻下上党,当地人纷纷逃到赵国,廉颇在长平率兵接应;

  秦国不满,4月开始进攻长平。双方爆发小规模接触战,相互胜负;随着两军针锋相对,战争规模逐渐扩大;6月至7月,秦军主攻赵军主守,后者屡屡失败;但廉颇并没有选择进攻,而是加强了营地,摆出了持久战的姿态。不管对方有多挑战,他都不会打架;赵孝成王对赵军被动挨打的情况极为不满,多次派使者到前线谴责廉颇的消极避战,然而,廉颇没有改变;秦相范菊趁机派奸仔携巨款前往邯郸制造舆论,声称廉颇的态度和能力都有问题,对秦军没有威胁。赵奢之子赵括才是秦人最害怕的。赵孝成王临阵换将,7月下旬,兵法知识青出于蓝赵括火线上阵。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赵括之所以能成为赵军主教练,是因为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不满。

  根据历史资料,廉颇虽然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当时的表现确实很差:6-7月的交锋中,采取防守势头的赵军陆续战败,三座城堡被俘,六名船长被俘;“廉颇军多失亡,军数失败,反坚壁不敢战”。

  众所周知,胡服骑射的赵军一直以其强大的机动性和爆炸性的进攻能力而闻名。这种军队最擅长运动战;城垒的攻防战更适合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秦军非常擅长。

  因此,廉颇的举动非常令人困惑:行军战争,总是注重敌人的长短,但现在他打破了自己,敌人的长,人们不得不怀疑他的态度和能力确实有问题。

  至于赵括,史书多次强调,范菊精心设计,故意把他拱到舞台前,仿佛秦人早就预料到赵括会把赵军带进沟里。

  那么这里有一个矛盾:既然廉颇的表现这么差,到处被动挨打,气势全无,赵王受不了,那么他应该是秦军最理想的对手。为什么范菊想尽办法把他换下来?而且,秦国人没有理由比赵国人更了解赵括是什么样的人。面对涉及国运的生死之战,赵国统治层凭借无缘无故的民间传闻临阵换将,难道不是很儿戏吗?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司马迁编写了《史记》,材料来源有两个方面:汉朝皇室收藏的古籍,他们到处旅行和实地收集。但100多年前,秦朝焚烧书籍的命令有一点:“历史学家不是被秦朝烧毁的”。由于地位不同,各国记载的历史资料中有许多对秦国不利的内容。秦始皇出于统一思想、稳定统治的目的,下达了这一命令。

  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记载对秦国不利呢?一种自然是抹黑和诽谤,另一种是“事实”。

  正是因为六国史书被烧毁,司马迁的《史记》才经常出现明显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因此,现有史料很可能不完全记录赵括取代廉颇的真正原因。

  范菊的设计诱导赵王改变赵括→赵括把赵军带进了包围圈,逻辑紧密相连,但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向结果过程,看似合理,但可能不符合事实。

  敌人反对的是正确的;既然廉颇害怕秦国,说明他的打法没问题。秦军连续战斗两年多,远道而来,可谓疲惫之师;相反,赵军在等待工作。但是为什么廉颇总是打不过秦军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战术相克,廉颇的风格被秦军克制;二是渴望胜利的秦军孤注一掷,斗志更猛。

  总的来说,这两个因素都存在。因此,廉颇采用了清野坚壁的龟缩法,就是为了泄露秦军的锐气。历史上有无数类似的战术。春秋时期有“一鼓作气,然后衰落,三而竭”的曹辩论,南北朝时期,拓跋贵参与了北北战争的大败。

  因此,从战术上讲,廉颇没有问题。但他的做法不符合赵国的战略和实力。

  虽然赵国是唯一能与秦军正面竞争的军事强国,但其综合国力远不如秦国。打仗的是后勤、国力、胡服骑射的赵军,最擅长机动作战和快速决战;在廉颇率领军队的三个多月里,数十万年轻人被消耗在前线。每隔一天,就意味着大量的后勤物资被消耗掉,赵根本无法承受。

  然而,从秦王和范菊的急切行动来看,秦不能持续太久。此时,两国的战略决心和外交手段相比较。年轻的赵孝成王在这方面仍然遭受了损失。他听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到咸阳讨论停战事宜;然而,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利用这一点,使各国认为秦赵之间有缓和的可能,因此他们不敢轻易站在赵的队伍中。

  因此,赵王只有一条路要和秦军作战,但老将廉颇显然相信“他将不受外国绅士的欢迎”,坚决不听指挥,所以他必须成为一名更有执行力的指挥官。所以赵括把门放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从赵括上任后的一系列行动来看,他确实有两把刷子。“赵括到军时,更加克制,容易置军官,出兵打秦师”,换人换军令,立即聚集军队准备攻击。谁不喜欢这样一个执行力强、能力强、领导意图严格执行的下属?

  由于赵军后来被全军包围,我们指责赵括顾头不顾尾,应该分兵攻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分兵难道不容易被每个人打破吗?(后来白起就是这么做的)

  从秦昭襄王秘密换白起,命令任何人不要泄露消息的行为来看,他正在赌博:按照常规战术,秦军没有打败赵括的信心;只有派老兵白起,兵行危险,秦军才有获胜的可能。

  随后,40多万赵军被白起一分为二,被分割包围。兵法云:“十个围攻,五个攻击,两个分裂。”秦军的兵力没有达到赵军的两倍,这也是赵括敢于全军突进的信心;但白启强在于,他能够巧妙地利用营地和地形,为敌人形成一个包围圈。随后秦王亲自赶往河内郡,以升爵一级为刺激,15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赶往长平战场,彻底阻断了赵国的援兵和粮食。

  也就是说,秦国胜在战术上也比人多,粮食多。

  赵括被包围了46天,队里发生了人相食的悲剧,但此时赵军并没有崩溃,仍在顽强地向秦军发动冲击,等待救援。

  与国力更强的秦国相比,赵国在人力物力上处于劣势。但秦国最害怕的是各国的纵容。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抓住机会刺伤秦国?

  当时,韩、魏可能早已失去了抗秦的勇气和实力,但其他强国也有。据《资治通鉴》记载,此时“齐人、楚人救赵”;《史记》还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说:‘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则攻。’”也就是说,秦国当时已经在心里打鼓了。如果齐楚是真的,秦军就会撤退。

  据白起后来坦言:“秦虽胜长平,士卒死者超过一半,国内空”,可见当时的秦军也在苦苦支撑。如果齐楚给点力,战国的走向可能会改变;但从齐王不愿借粮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帮助赵国。也许在他们看来,秦、赵也有威胁,秦军是虎狼,赵军也不是软柿子。若秦军获胜,由于三晋缓冲,齐、楚暂时无忧无虑;但若赵国获胜,果子紧邻秦国三晋,齐、楚难分好处。也许这就是他们不努力工作的考虑。

  最后,赵括被射杀,赵军崩溃投降,战国时期两大军事强国的决战以赵国的失败告终。但纵观这场战争,秦国的胜利既有综合实力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也有运气的因素。面对初出茅庐的赵括,秦国三巨头秦王、范菊、白起都上阵了,还用了所有的阴谋,最后只是“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惨胜。我们能把赵括当成“纸上谈兵”的笑柄吗?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