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三下扬州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与琼花有哪些故事?

  杨迪皇帝三次去扬州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妇女和儿童都知道。杨迪皇帝一次又一次地去扬州做什么?众说纷纭。最常见的说法是杨迪皇帝去看琼花。是的,在扬州,杨迪皇帝和琼花总是紧密相连。下面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杨迪皇帝和琼花的故事都来自明清以后的小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杨迪皇帝的艳史》、《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对杨迪皇帝看琼花的虚构影响远远超过正史,成为典型的例子。

  事实上,琼花直到杨迪皇帝死在扬州才出现。琼花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在宋代。宋代诗人王玉成一直被公认为描述扬州琼花的第一人。他是宋太宗至道两年(996)来扬州当知府的。此时,杨迪皇帝去世14年(618)已经378年了,所以我们说,就像关公不能与秦琼作战一样,杨迪皇帝来扬州看不到琼花。

  杨迪皇帝不是来看琼花的。他在干什么?看看美女。虽然这句话可以让很多人相信他们感兴趣,但如果你仔细考虑一下,你会发现它很幼稚。作为皇帝,你还需要专门的老师来扬州看美女吗?如果你真的想,早点送。你到底在干什么?他三次来扬州,每次都有不同的情况。

  杨光皇帝杨光早年在扬州担任总管10年,因此他有强烈的“扬州情结”,这确实成为他一再来扬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仅仅这一点就不足以让他去三次。

  早在灭陈战役中,杨广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四月,下令在扬州开挖连接淮河和长江的运河山阳渎,用于运输战略物资。开皇八年十月,淮南行台省在寿春设立,任命20岁的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为伐陈隋军统帅。隋派出90个总管府,共51万军队,“都是晋王节”。其实杨光只是名义统帅,实际统帅是文帝派来的宰相高炯。

  六朝在江南割据近400年,使大江南北各方面大相径庭。隋朝必须在消弥政治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统一。隋文帝灭陈后,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对江南人民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隋文帝首先将江南老旧之地交给三儿子秦王杨军管理,任命他为扬州总管。同时,在江南,吴州、洪州、广州、桂州等8个州,任命关陇人为总管。这让江南通过多方钻营获得官位的普通地主感到非常失落,就像一只失家之狗。所以南方一直很不稳定。开皇十年(590)十一月,也就是陈亡后不到两年,旧陈全面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反隋叛乱,反叛者对隋的歧视性高压政策表现出极大的仇恨。

  隋文帝在组织镇压叛乱的同时,将二儿子并州总经理晋王杨光调到扬州总经理、镇江都,原扬州总经理秦王杨军调到并州总经理。然而,文帝并没有要求杨光总统军队指挥叛乱,而是要求他以王子的身份坐在一边,并规定“每年一次”。叛乱的指挥官是首相杨素。

  与杨素血腥镇压不同,杨光更注重招抚。与前年灭陈之战采用的不战屈人之兵的方法相同,他们同等重视镇压和攻击。他坐在镇江都,招募叛徒。例如,吴军的世族名人陆志生在三吴非常有名。杨光延邀请他。在他的游说下,17个城市的叛徒带领这座城市迎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杨光的功劳不低于杨素。

  杨光从开皇十年(590)担任杨州总管,镇守江都,到十九年(599)离开江都入朝,整整10年。

  22岁的杨光广泛接待江南人,极大地缓解了南方人的敌意。他对自视正统的江南文人给予了高度的尊重和尊重。为了更好地吸引人们,他效仿东晋著名首相王导,“学习吴语”,学会了流利的吴方言。他命令潘辉领导,并收集了江南儒家学者编写的《江都集礼》。

  杨光也是江南宗教的保护者。他从小就在佛教之家长大,到扬州立即成为江南佛教最大的护法者。智凯,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成了他拉拢的首要目标。开皇十一年(591)十一月,隋朝杨帝在江都市总管府金城殿设千僧会,隆重欢迎智凯,礼遇之隆,不亚于陈朝君臣。就在这个隆重的仪式上,智凯为杨广授菩萨戒,而杨广则非常恭敬地崇拜智凯为师。智凯为杨广取名为“总持”菩萨,杨广奉智凯为“智者大师”。此时杨广23岁,智凯54岁,师徒关系就此确立。在扬州市总管府新官邸附近,杨光在江都设立了四道场。扬州市寂照寺(即今景忠寺),杨光曾亲临这里听智凯大师讲经。六年后智凯圆寂时,杨广“五体投地,悲泪顶受”,十分悲痛。根据大师的遗愿,他在天台山南麓建立了一座大寺庙。后来他登基当皇帝后,御赐这座寺庙被称为“国清寺”。

  虽然志凯直到去世才依附隋朝,但他的门徒弟子死后积极向王权靠拢。在杨光的政治支持下,天台宗终于成为了第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杨光与志凯的交往反映了他的政治成熟,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技能。

  正因为如此,杨光在兄弟中的声誉与日俱增,皇帝和皇后特别爱他。据说隋文帝曾秘密命令术士与五个儿子见面,并秘密地对文帝说:“晋王眉上的双骨隆起,贵不可言。事实上,关键是杨光建立了高于兄弟的功业。后来,杨光冒着世界的风骚,杀死了他的父亲,屠杀了他的兄弟和囚犯。他毫不犹豫地做了世界上最丑陋、最有毒的事情,最终取得了成功和王位。

  关于杨迪皇帝的功过争论太多了,就不多说了。


  至于运河,他受益匪浅,却得到了千古的骂名。虽然 也有人对唐宋时期的《汴河怀古》等皮日休做出了公正的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多。”可见,并非全是糊涂人。

  当然,修建河流后也有一些肆意的玩乐,但杨帝下河不仅仅是为了玩。

  《隋书》记载,早在大业元年(605)3月下令杨素建东都的第二天,杨迪皇帝就发布了“巡视淮海”的诏书:“今天,他将巡视淮海,观察省俗习惯,寻求正直。“第一次巡游于8月15日开始,因此挖掘通济渠和疏通汉沟的直接主观目的确实是为了大规模巡游。但事实上,他把建东都、挖运河、巡游江都三件事综合考虑在一起,三件事都有其重要目的。

  杨迪皇帝还特意带了陈后主的遗孀沈武华。它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联系南方人的感情。如果只是为了玩,带这位老妇人有什么用?

  杨光来到江都,给江东父老带来的第一份礼物是在大业元年10月初二,在江都宣布赦免江淮以南,“扬州给五年,老总管给三年”。给予复合,即免租。

  第二件事是第二年年初纳陈后主的第六个女人陈(zhou)为贵人,并特诏将灭陈时流放到边远的陈皇室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

  每次杨帝出行,羽仪仪仗队总是把街巷塞满,连续20多里,更让人指责玩得荒谬。事实上,这一举动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而是与“大事业”的成就有关。一向以文物为傲,看不起北方人的大型精美羽仪,让江南士人不禁心服口服。杨帝盛陈的文物不仅是一种友好的表达,而且客观地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使他的第一次旅行具有大型官方文化巡逻的性质,大大加强了南北人民的融合和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

  五年后,大业六年(610)第二次巡行江,此前,杨帝为巡行做了充分的准备。大业五年后,大兴土木工程建成了江都宫,此时王朝的经济实力空前强大。江都宫规模宏伟,装饰华丽,宫殿有十多个名字。此外,在运河沿岸的城东湾头,城南扬子津建有行宫。湾头行宫建成后,由于风水不好,改为寺庙。扬子津行宫名临江宫,登临时可俯瞰浩瀚长江。至于后世盛传的“迷楼”,真的像个迷,真的不确定有没有这座楼。

  在江都宫,杨帝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抚慰南方蛮俚等少数民族上。

  为了加强对江南的统治,杨迪皇帝将江都的行政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六年(610)六月,“制江都过于守卫京尹”。这使得江都具有陪同首都的地位,成为隋朝在南方统治的政治中心。杨迪皇帝本人在江都住了一年,在江南听政治。

  杨帝试图在江都吸引南方将军。他带着著名的将军江都人来照顾他的孩子,给他牛酒,让他回家宴请村里的父亲和老人,参观祖先的坟墓,并让三品以上的官员“聚在一起,喝尽日子,朝野繁荣”。他让南方籍将军回到家乡,炫耀自己的名声,营造一种南北融合的氛围。在征服高句丽之前,大事吸引了南方人,旨在巩固后方。这些做法是有远见的。

  总之,隋阳帝在江都,围绕巩固后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东征高句丽的中心工作做准备,忙了一年。包括派人出使日本,也是为了对付高句丽。七年(611)二月,他踏上了征服高句丽的征程。杨帝从江都御龙舟北回,没有回到东都洛阳。相反,他直接进入刚刚开挖的通济渠,穿过黄河,直接北上,前往位于前线的涿县(今北京)。

  在过去的短短几年里,杨迪皇帝使隋朝皇帝在世界各地广播,这是汉武帝以来七八百年来无与伦比的。然而,他没有让人们休息,一个接一个地举行了一场大战,引起了世界的骚动。三征高丽,国内耗尽,均属失败。国内叛乱、政治失控、边境不稳定、朝野离心。这已成为隋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杨迪皇帝一生荣辱的转折点。

  他在毗陵(常州)第三次下扬州、会稽(绍兴)建了一座宫殿,为逃往江南做准备。运河上的龙舟水殿被叛徒杨玄感烧毁。早在大业11年(615年),就命令江都重建,数千艘。制度规模大于以前,全部送往东方备用。从此,杨迪皇帝成了真正的昏君。

  第一年(605)8月,他第一次来这里呆了半年多,主要是为了安抚江南搞“统战”,顺便也炫耀一下大隋的功业。大业六年(610)三月第二次来了一年多,主要是为了让外国使臣看到美丽的江南,安慰南方少数民族,准备讨伐不诚实的高句丽。大业十二年(616)七月第三次来是为了逃命,一直没能走,两年后就死在这里了。

  自古以来,杨迪皇帝就被称为无道的皇帝,这在古代皇帝中是典型的。然而,这真的很无助。谁让杨迪皇帝背后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王朝?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