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当初两次被攻破都城 楚国都是怎么力挽狂澜的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两次被打破都城,最终如何扭转局面?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有趣的历史小边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作为中原大地上的强国之一,在与吴国的白举之战和与秦国的严英之战中两次被打破。然而,尽管这两场战争给楚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受到了灭国的威胁,但它总是能够扭转局面。为什么?

  柏举之战:吴国后院起火,盟友秦国来帮忙

  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秦楚联盟共同抗击晋朝,而晋国则拉拢帮助吴国牵制楚国。吴王和鹿即位后,他任命楚国亡臣伍子胥和伯夫为谋士,任命齐人孙武为将军。吴国的国力越来越强,而楚国在楚昭王即位后的国势越来越差。此外,他与唐、蔡等国不和,形势变得越来越危险。

  十四年(前506年),蔡国与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君、诸、顿、胡、滕、薛、祁、小诸等18个诸侯国在召陵会盟伐楚国,同年4月攻灭楚国附庸沈国,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

  就在楚国与蔡国交战之际,吴国君臣认为攻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以救援蔡国的名义,吴王和鲁亲自带领孙武、伍子胥为将军,弟夫为先锋,向全国3万水陆之师攻楚。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在淮瑞舍舟登陆,一路奔汉水东岸,逼近英都。

  之后,由于楚军指挥失误,吴军在柏举击败楚军,追击楚国溃兵,一路杀奔楚国营都。楚王连夜带着亲信逃出营都。楚王逃跑后,楚军全线崩溃,吴军于同年11月29日突破营都。

  然而,尽管吴军在柏举之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甚至打破了楚国的首都,但他并没有摧毁楚国。主要原因如下:

  1.吴军的所作所为不受欢迎。吴军占领营都后,烧杀抢掠,伍子胥因父亲和兄弟被楚平王杀害。虽然楚平王此时已经死了,但伍子胥还是下令挖掘楚平王的坟墓,开棺鞭尸300。吴军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楚人的极大仇恨。

  2.吴王和鲁的后院着火了。为了报复五年前吴军攻打越国,越王云昌还利用吴军主力在楚国的机会偷袭吴国,这也是越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吴国进行自卫反击。虽然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巨大,越国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但吴王和鲁不得不关注它的威胁。

  3.盟友秦国出兵助战。楚都被打破后,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助。在申包胥的苦苦哀求下,秦哀公于周敬王15年(前505年)派将子蒲、子虎率500辆战车前往楚国助战,于沂邑击败了吴王和鲁的弟弟概而楚国的残兵也在军祥击败了吴军。

  当时秦师横跨方城内外,楚师出没于汉水南北,楚人支持秦师和楚师,阻碍吴师。深入楚国的吴军厌倦了应对,根本无法继续扩大战果。相反,吴国的附庸唐国被秦军和楚军共同摧毁。吴王和鲁看到前方大势已去,越国的威胁越来越大,只好撤军,楚才能回到营都。

  虽然这场战争未能摧毁楚国,但也造成了楚国实力的巨大损失。吴国在周敬王16年(前504年)再次击败楚国水军,俘虏了潘子臣、小维子和七名医生。为了避免楚都再次沦陷,再加上英都被吴军破坏,楚昭王最终选择迁都。

  炎英之战:灭国难度太大,不符合秦国利益

  战国后期,由于秦国实力雄厚,楚怀王虽然被秦昭王欺骗,最终死于秦国,但楚国不仅无法为此报仇,甚至不得不与秦国保持良好的关系。直到34年(前281年),楚襄王才派使者联系其他诸侯国,打算重新攻击秦国。秦国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

  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国将军司马错率兵从陇西郡出发,攻占楚国黔中郡。楚襄王被迫将上庸和汉江以北割让给秦国。然而,这一举动并没有带来和平。为了彻底瓦解楚国的威胁,秦昭襄王第二年派大良造白,率军攻打楚国。

  36年(279年),白旗率领数万军队沿汉江行军,攻占沿海重镇,掠夺汉水粮草补给,突然冲进楚国。秦军进入楚国后,拆除了桥梁,烧毁了船只,打破了回归的道路,激发了战死的勇气,楚军一步步撤退。后来,白旗带领宜水灌城,数十万人在楚国燕城被淹死。此后,他攻破西陵,切断了英都与吴县的联系。

  周红王37年(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楚都营都,烧毁其先王陵夷陵,向东进兵至陵。战败后,楚襄王向东北方逃到陈,被迫迁都自保。第二年,秦国再次出兵夺取楚国巫郡和黔中郡。

  秦国夺取楚国汉江平原大片土地后,停止了对楚国的持续进攻,最终在春申君的调解下与楚国结盟休战。那么秦国为什么不趁机灭楚呢?原因有三:

  1.灭国太难了。诚然,楚国在严英之战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作为战国七雄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楚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深度。最重要的是粮食和草药供应。因此,秦国一举摧毁它显然不容易,至少不能在短期内完成。

  2.其他诸侯国的态度。虽然并购战争从春秋中后期开始,但作为中原唯一的大国,战国七雄之间从未发生过并购战争。毕竟,虽然每个人都有实力,但没有人能完全超越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齐国的历史教训就在那里。如果宋朝被摧毁,各国将共同进攻。如果秦国想摧毁楚国,其他列国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3.灭楚不符合秦国的利益。五国伐齐后,齐国严重衰弱,使魏国在战国初期衰弱后找到了难得的扩张空间。此时,没有人能阻止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合并。如果秦国真的决心摧毁楚国,即使楚国被彻底摧毁,也会导致魏国不受约束的肆意扩张,这显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

  以上,秦国虽然在炎英之战中重创楚国,但由于灭国难度大,出于自身的战略考虑和不得不考虑的列国态度,秦国最终选择了接受,这给了楚国喘息的机会。

  综上所述,楚国都城两次被其他国家攻破,虽然与楚国自身实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列国形势。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