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是否真的可行?一千年后有人成功解答这个问题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七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时,蜀汉将军魏燕向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的诡计。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趣的历史。让我们看看。

  按照魏延的想法,他只需要带领5000名精兵赢得长安,然后在潼关会见诸葛亮。

  这个想法用兵少,行军隐蔽。如果成功了,光复汉朝就指日可待了。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否认了这个非常精妙的策略,放弃了。

  后世,很多人都在讨论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否认。

  但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1400年后,一位将军用自己5万人的生命,成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一、子午谷奇谋

  蜀汉集团占领西川后,他们以“复兴汉朝,回归旧都”为永久目标,就像诸葛亮出师表中写的那样。

  诸葛亮是这一坚定目标的执行者。他一生中进行了七次北伐,每次都亲自指挥,最后死在最后一次北伐中,令人遗憾。

  杜甫为诸葛亮写的那句“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面”也流传千古。

  诸葛亮一生都没有成功北伐,这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事情,但后人说诸葛亮实际上有机会在第一次北伐中取得成功。为什么?

  当时,蜀汉将军魏燕在第一次北伐期间向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的诡计。子午谷有许多悬崖。与此同时,在秦岭的山区,道路陡峭而危险。

  魏延料定曹魏永远不会想到自己会从子午谷杀将军,从而对魏军措手不及,然后占领长安,突破潼关,然后曹魏的首都洛阳也很容易得到。

  魏延也有蜀军如何经过子午谷的想法。他想模仿汉初楚汉争霸时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子午谷修建栈道。

  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魏延只需要5000名士兵,效果甚至可以达到5000名士兵。诸葛亮用过这种方法吗?事实上,没有。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军队中一直非常谨慎。他担心,如果魏军防守子午谷,魏延领导的5000名精锐士兵将成为瓮中之龟,北伐将完全流产。

  因此,诸葛亮决定不使用魏延的策略。

  二、成功或失败

  其实诸葛亮做出这个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三国时期,蜀国只有28万户,人口只有94万,但魏国有66万户,人口443万,是蜀国的四倍多。

  军队的比较大致是这样的。魏国有近50万士兵,蜀国只有10万。面对这种实力比较,我们可以大致推导蜀国战略的成败。

  成功很简单。蜀军占领了长安和潼关,占领了关中的巨大地区,人口大幅增长,实现了“旧都”目标的一半,占据了长安和洛阳之一。

  占领潼关后,蜀国可以攻退可守,进则可以攻占近在咫尺,无险可守的洛阳,退则可以守卫潼关,而潼关易守难攻。

  总之,只要这个计划成功,“复兴汉朝”目标的实现就在眼前。

  但是,如果失败了呢?首先,魏延领导的5000精兵肯定会全军覆没,诸葛亮领导的另一个北伐军也会危在旦夕。

  这两支部队一旦被消灭,蜀国10万军队就不多了。司马懿挥师西进,蜀国就会顺风而死。

  在得到这样的分析后,我们知道,一旦蜀国选择了这个计划,它就相当于赌博,诸葛亮自然不会做这样一个失败的计划。

  虽然是这样分析的,但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子午谷奇谋一旦实施,魏国就会危在旦夕,历史上争论不休。

  然而,在距离三国1400年的明末,一位将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争论的答案。

  三、实践将军

  1400年后,正是明末,当时农民揭竿而起,到处都是农民起义,湖北的“闯王”高迎祥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高迎祥率领的起义军在湖北被明朝官军围追拦截。高迎祥决定进入蜀国,因为他不能打败另一个根据地。

  之后,从蜀北门户汉中攻长安,从而获得关中地区的大片根据地。

  这时,高迎祥选择了和魏延一样的进攻方式,就是派精兵从黑水峪北上占领关中,而高迎祥选择了用5万起义军出战。

  黑水峪的位置不确定,有人说它在子午谷,也有人认为这条路在陕西周至县。

  但无论在哪里,毫无疑问,这条路的险峻程度比子午道还要差。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高迎祥选择了这条进攻路线,但这条路的尽头确实是明军主将孙传庭率领的明军。

  前面说过,如果子午谷奇谋成功,魏延的500名精兵将比5万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相反,如果高迎祥的计划失败,他的5万起义军的作用将不如5万人。

  事实也是如此,高迎祥在出黑水峪时,被早有准备的孙传庭抓住。

  在地形优越的情况下,孙传庭的士兵像老虎一样进攻,而5万起义军像猪一样被杀。最后,5万人全军覆没,高迎祥也被处死。

  看到高迎祥的结局,今天的人可能会感叹诸葛亮没有选择这样的冒险策略。但事实上,战胜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高迎祥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魏燕会失败。

  而且,即使诸葛亮使用这个计划并成功,1400年后的高迎祥也可能不会成功。这就是历史,历史绝对没有准确的答案。

  因此,子午谷奇谋的结果将由后人继续争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