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地盘有多大?为何比不上其他六国?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总称。经过春秋旷日持久的战争,周王朝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在很多人看来,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

特别是当你打开战国时期的地图时,你会发现韩国的领土不如其他六个国家。正是由于韩国的弱点,韩国在公元前230年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摧毁的诸侯国。也就是说,在秦灭六国之战中,第一个消灭了韩国。所以,问题是,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领土有多大?为什么它不能与其他六个国家相比呢?

首先,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位医生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晋阳之战。晋战后,魏、赵、韩三家完全掌握了晋国的大权,三家分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位医生得到周威烈王的认可,正式排名诸侯。因此,与魏、赵一样,韩国正式成为周朝以下的诸侯国。对韩国而言,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对韩国来说,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领土变化不大的诸侯国。在战国历史上,韩国的领土基本固定在今天的山西和河南。当然,战国后期,尤其是长平战争后期,韩国逐渐失去了今天山西省的领土,也就是当时的韩国,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河南省。

由于韩国的领土只包括今天山西省和河南省的一些地区,韩国的整体领土非常有限,因此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小的。相比之下,秦国、楚国、齐国、魏国、赵国时期都是跨省之地。例如,燕国在乐毅伐齐时,其疆域面积包括京、津、冀、鲁、辽等地。再比如三晋中的魏、赵,其巅峰时期的地盘,至少是韩国的两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韩国的地盘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哪些因素限制了韩国的地盘扩张?对此,在笔者看来,其实在三家分晋初期,魏、韩、赵三国的疆域差别不大。而且,三家分晋时,齐秦都没有崛起,这无疑是韩国扩张疆域的好时机。不幸的是,与魏国相比,韩国明显错过了这一时期。也就是说,战国初期,韩国的君主大多无所作为,尤其是与魏国初期的君主相比。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礼贤下士,师事儒家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李悝、翟黄为相,乐羊、吴起为将。魏国在三晋乃至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在此基础上,魏国向西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将疆域扩大到陕西省,向东,魏国与齐国交锋,消灭了中山国,向南,魏国多次击败楚国。因此,魏国的疆域直接关系到魏文侯、魏武侯等君主的励精图治。

相应地,魏国崛起后,韩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也遭到了魏国的攻击。君主韩昭侯在位前,才任命申不害,并进行了申不害变法。然而,申不害变法是一个非常不彻底的变法,主要是为了巩固韩国君主的地位。此外,秦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在申不害变法时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变法后,韩国没有机会扩大其领土,而是为了抵抗秦楚。

最后,另一方面,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地盘之所以最小,也与韩国的地理位置直接相关。打开地图可以发现,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因为它位于中原。相比之下,虽然燕国的实力并不比韩国强多少,但燕国可以向东发展。例如,在秦凯将军击败东胡后,他为燕国拓展了数千英里。另一个例子是赵国可以向北扩张,所以赵武灵王大败林胡、楼烦后,开辟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建了赵长城。至于楚国,扩张的方向更多。

因此,韩国位于魏、秦、楚、赵等大国之间,是其难以扩大地盘的重要原因。同样,早在春秋初期,郑庄公就率先称霸。当时,郑国也很强大。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居世界,郑国在晋楚争霸中衰落,这也是韩国能够在战国时期消灭郑国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消灭郑国后,韩国仍然面临着四战之地的问题,这不仅使其领土难以扩大,而且逐步被秦国和其他大国侵蚀,甚至是第一个在秦六国之战中被摧毁的国家。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