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直接参与这一事件的将领有哪些?

  后周(951-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下面有趣的历史小系列会给大家详细介绍陈桥兵变。我们来看看!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后周,建立了宋代兵变事件,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赵匡胤在殿前被点检,归德军节使他掌握了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有传言称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送赵匡胤统领诸军北上御敌。周军前往陈桥驿,赵匡胤、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凯、张光翰、赵彦徽都要授节度使位号。

  陈桥兵变背景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时年只有七岁,所以当时政治不稳定。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辽国联合北汉大规模入侵的消息突然传来。当时主政府的傅太后没有主见。当她听说这件事时,她不知所措,最后问她是否是宰相。范质暗示,只有赵匡胤才能拯救朝鲜将军的危机。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委托言兵少将寡,不能上场。范质只能委托赵匡胤最高军权,调动全国兵马。

  陈桥兵变经过

  公元960年2月2日(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出东京(今河南开封),前往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就有传言说“出军之日,立场检查为天子。“我不知道这个谣言是谁传的,但大多数人不相信。他们对中文武百官略知一二,慌了一团。虽然赵匡胤此时不在朝中,但他对东京发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时,他用这个计划让徐张永德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并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怕自己的江山被夺走,所以他们很怀疑。这一次,为了引起朝廷的恐慌,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服从他之外别无选择。

  赵匡胤统军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 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开始。今晚,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士兵中散布讨论,说:“今天的皇帝年轻而虚弱,不能亲政。谁知道我们为国家效力破敌;不如先把赵匡胤当皇帝,再出发北征。”。士兵们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了。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来改名为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就指示士兵们在假装醉了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披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都拜庭下,大喊万岁,于是把他当皇帝。赵匡胤表现出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财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否则,我不能为若主。”

  拥立者一起表示“唯命是听”。赵匡胤当众宣布,回到开封后,后周不得惊吓太后和小皇帝,后周不得侵凌公卿,不得侵掠朝市府库,服从命令者得到奖励,违反命令者受到惩罚。所有士兵都答应“承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到开封。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得知兵成功后,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后周的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部长指挥韩通匆忙带领军队抵抗,但在召集军队之前,他被军校王彦生杀害。

  陈桥兵变结果

  陈桥兵变的士兵在没有血刃的情况下控制了后周的都市开封。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逼迫恭帝禅位,轻易夺取后周政权,将恭帝柴宗训降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是后周德军节使的藩镇治所在地,他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陈桥兵变影响

  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由于赵匡胤注重严肃的军事纪律,开封一次就下令军队归兵营。在开封,前五代改朝时没有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得到了原后周官员的支持。北宋成立之初,后周,慕容、韩令坤等一些带重兵执行巡逻任务的将军表示,他们支持宋太祖登上皇位。只有泸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使李军和扬州淮南节使李重金先后起兵反抗。因此,宋太祖亲自率领军队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击败了李军和李重进。他们的失败使一些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感到无法与中央竞争,不得不屈服。这样,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的局势基本稳定。

  陈桥兵变评价

  这次兵变,没有血宫门,到处都是伏尸,没有烽烟。几乎“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建立大王朝的奇迹”。一般认为,这只是军事力量和力量威慑的结果,事实上,军事力量、力量等绝对优势,只能确保军事变革的最终成功,至于如何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规划水平和政治知识,可以把大事变成看不见的,云,雨,这本身充分反映了赵匡胤的政治手段。其中,更明显、更直观。在兵变之际,赵匡胤曾多次“严守军士,不要抄袭”,从而保证了兵变入城时纪律严明,秋无犯,赢得了人民的心。“都城人心不动,四方自然宁静”。与五代一些“纵兵大掠”的兵变相比,赵匡胤的“严智军士”无疑表现出了一种政治见识。

« 上一篇
下一篇 »